我国养老服务提升有成效
民生问题一直我国发展的主要落脚点,我国国民幸福指数近几年在国家的不断努力中得到大幅度提升。对于养老金整改上面,我国做出巨大贡献。
据了解,为吸纳更多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,缓解人才短缺困境,2019年版《标准》放宽了养老护理员入职条件,将从业人员的“普通受教育程度”由“初中毕业”调整为“无学历要求”;将五级/初级工申报条件由“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”调整为“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(含)以上”;明确未取得小学毕业证书的考生,理论知识考试可采用口试的方式,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。
2019年版《标准》规定,顺应居家和社区养老需要,在各职业等级中新增养老护理员在居家、社区养老服务中应具备的技能要求;强化消防知识在养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,在“基础知识”中新增“消防安全”内容;关注失智老年人照护需求,将“失智照护”分层次纳入各职业等级的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;根据地方积极探索“养老顾问”服务等实践,新增“能力评估”和“质量管理”等两项职业技能。
为打通养老护理员职业晋升通道,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,2019年版《标准》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等级由四个增至五个,新增“一级/高级技师”等级,明确了康复服务、照护评估、质量管理、培训指导等职业技能;对申报条件进行了较大调整,增加了技工学校、高级技工学校、技师学院、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的申报条件,规定中职中专毕业生可直接申报四级/中级工。
通过上述举措,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持续发展能力,为中国老年人构造幸福的老年生活。